作为名茶,衡量其好坏的标准很高,除了对于采摘时间,采摘叶片的大小,以及挑拣的净度,炒制的手法,炒制后的外观及其香气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很多人一定听说过,洞庭山茶农说起过独芽碧螺春,亦或者是一芽一叶碧螺春,两芽一叶碧螺春,但大伙对这个独芽,一芽一叶定义下的碧螺春不是很清楚,因为大伙经常听到的是特级,一级碧螺春,二级碧螺春的叫法。
其实我们一直认为碧螺春的好坏不能从碧螺春的命名来区分,辨别碧螺春好坏的基础,芽原材料是第一步。
碧螺春如果炒制工艺(炒茶师傅技艺)相差无几的情况下,茶叶的嫩芽越小,越精细,价值就越是上层。
那么三种形态的碧螺春大概是怎么样的呢?
这三种形态的碧螺春又归为哪个等级的碧螺春呢?
大致价格又是多少呢?
带着这3个问题,我来为大家一解碧螺春等级划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