枇杷虽然遭遇小年,却以去年40%的产量实现102.3%产值,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枇杷品质改良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消息。记者同时获悉,东山正推出一种新型枇杷品种,有望填补青种枇杷和冠玉枇杷成熟期之间的空白。
枇杷季刚刚落市,很多市民没有注意到,今年东山的枇杷中,有一种枇杷似乎略有不同。这种枇杷比白玉枇杷略大,味道酸甜爽口,果香浓郁,这就是东山近年来选育的新品种“东山3号”。据介绍,“东山3号”的甜酸度比例都要高于老品种,在种植过程中的抗寒性、丰产性和稳定性也明显优于白玉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东山3号”的成熟期刚好介于青种与冠玉之间,弥补了其中空白。白玉的产期常年在5月20日至5月27日左右,青种的成熟期自5月24日开始至5月底结束,冠玉多从6月5日开始成熟,而“东山3号”的产期刚好在5月底至6月初。这样一来,太湖地区枇杷的产期就更连贯了。
作为中国枇杷四大产区之一,苏州的枇杷主要产自吴中区。如今,地产枇杷已经成为吴中区第一大果品,全区种植面积21142亩,占果品种植总面积的28.11%。今年枇杷总产量3100吨,仅为去年的40%左右;平均售价49.8元/公斤,比去年增长了135%;总产值15460万元,比去年增2.3%。近五年来,枇杷占全区果品产值已从2010年的29.59%提高到2014年的52.18%。此外,环太湖周边乡镇利用枇杷搭台唱戏,促进文旅融合,在东西山两地分别建立了双湾和秉常两个枇杷基地,吸引长三角周边大批游客休闲采摘,带动地方经济发展,枇杷已经成为吴中农民继碧螺春茶后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。